很多人说“常规嘛,让孩子乖乖听话就可以了”,我们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首先要知道遵守常规的人意义,常规就是遵守规则,但它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不能用传统说的守规矩就是听话、服从这么简单来解释常规。我们要理解规矩是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人类的社会发展是从没有文明的、每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到形成集体社会的过程,也是个体意识到让集体活得更好才是真的好的发展过程。我国在这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虽然近年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但相比其它先进国家,我国国民的社会意识、集体意识还是偏低,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就不去追究了,我们展望未来,探讨怎样才能让下一代的社会意识跟得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国家,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是只是“乖乖的服从规则”,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理解常规后面的意义,希望他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能够“既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有自我约束能力”,能够在当地或世界上任何一个环境中都能得到尊重,同时能够建立内心的自我正面形象。
什么是社会人?社会有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一起建设这个社会、打造这个社会,这是社会人。文明是什么?我认为文明就是从自然人,以动物本能各自谋生,然后形成集体,通过建立各种规则,分工合作,各自发挥所长,让集体产生比个人更大生产值(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过程,例如书桌上几毛钱的铅笔是必须集体分工才能够生产出来,个人是没有能力用几毛钱成本生产出来的。而规则的价值就是让集体能够更舒适和安全的生活,文明人的代价是需要遵守社会制定的规则,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例如排队轮候等。
个体遵守规矩其实就是希望让集体更好,而不是让个人更好,个人可能需要牺牲个人的部分利益,去让这个集体更好,集体更好会让个人真的更好,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破坏集体,可能后果会更坏。比如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人的规矩很好,没有人趁火打劫,整个日本社会在地震以后也相对比较稳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不文明的地方,你想想情况会怎么样?“我去抢,只要我有得吃,管别人怎么样”。但是当那些人没得吃的时候,就会用暴力,结果可能会发生暴乱,对个人的后果会更坏。所以遵守规则背后的意义是个体明白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愿意为集体而付出,明白到让集体更好个人就会更好,而不只是看眼前的小利。
我认为可以用三种水平区别个体的社会发展素质,第一种是只顾个人眼前利益、无视社会集体规则的人;第二种是因为惧怕受罚而遵守规则的人;第三种是明白到需要集体好才真好,所以遵守规则同时参与制定更合理规则的人;第四种是伪社会人,既要得到集体的好处,又不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这些人有些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有些就是操控集体规则的游戏,玩弄权术。表面上第四种人是最有优势,但是这些人内心的自我形象是低落的,不敢正面面对自我,心理是有缺陷的。所以建立常规的过程不但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个体正面的自我形象的过程。
要体现教育的其中一个目标-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长大后到全世界任何一个环境都能符合该环境的素质要求,同时是以能够为集体产生贡献作为人生努力的方向,也在这过程中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当然这些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判断的基础,不是盲目服从的情况下。
所以常规的发展过程不只是要求孩子乖乖听话,而是让孩子建立现代人、文明人的重要的过程,幼儿教育是建立孩子良好素质的主要阶段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孩子建立正确常规意识,让孩子理解常规背后的意义,也等同是建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