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以外的教育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25浏览次数:194

 

 

 

作为父母,你们的行为对孩子影响非常大。资深的老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推测到父母的情况。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反映了父母的情况,所以父母必须重视在孩子面前的语言及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看,幼儿的诞生带给父母重新反思学习的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是否已经足以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从而得到改变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孩子才是父母的启蒙者。

所谓学习能力是能够在任何环境中学习,而不只会跟老师或父母学习;有模仿能力,例如外语发音;高度的语言理解能力,能够明白同样意思的不同表达。

直接和间接指导的区别是直接指导没有给孩子选择的空间,而间接指导给孩子选择学与不学、几时学的空间,这样一来,孩子才有思考、判断的机会,思考判断能力也是一种能力。

让教育内化的方法:多间接指导,减少直接训令。

如果孩子是为了奖励或惩罚而做事,这不是理想的教育效果。真正的教育是内化的,即无须别人监督都有效,毕竟你不能照顾孩子一生。

你凶恶地斥责孩子,孩子就会凶恶地对人,也包括你。你能够控制情绪,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孩子以后就会心平气和地对人对事。

教育孩子时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情绪,学习读懂孩子的心底话。

教育包括三个部分:行为习惯和素质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发展,传授知识。

养成孩子注意身边平时没有注意的现象,这样孩子除了睡觉外,每一分钟都在学习。教育是容许孩子们各自有不同的速度学习。

父母很容易犯两极化的毛病:要么就是重复自己受教育的经历,要么就是发誓不让孩子重复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教育是摆脱父母自身受教育的经历影响,理性分析及学习正确的方法。

教育界有这样几句话: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示范给我看,我会稍微记得;你和我做一遍,我会永远记住。

所以孩子的出生其实是带给父母再教育的动力,重新反思人生价值的机会。

要孩子顺其自然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创造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家庭环境。

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要学会表达你的爱,表达爱不单是用嘴巴,不要用行为;不是用放任,是用关心;不是用批评,是用沟通。

幼儿期建立爱的基础,以后教育孩子便会容易。真正的学习是在过程,每一次的失败就是一次经验,而且每一次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孩子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就加强一点。从小就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以后孩子就很容易适应社会,否则孩子就要花许多年才能够重新了解及接受真实的世界。

在幼儿期就开始培养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做父母的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我教老师的方法是欣赏教育,每一天轮流有三名孩子给其他孩子表扬,表扬这三名孩子值得学习的优点。由于每一名孩子都会轮到,所以心理上就不是比较,是欣赏及学习别人的优点。

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因为让孩子建立努力的习惯,追求进步的性格,一生受用。面对哭闹的孩子正确的教育法是嘴巴软行为硬,即态度保持温和,但行为要坚定不能退让。孩子学习是通过大量观察,然后自然模仿。每一次重复这个过程,他的学习能力获得一次锻炼,同时自主性学习获得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包括了和模仿发音。提高认字能力的方法是,通过游戏丰富孩子对这些字的经验,同时训练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对字的敏感能力。丰富孩子认知经验比教授名词重杂得多,要传递和探索并重,有些要告诉他,有些要引导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