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需要表达
谈起感恩,可能人们很快会想到西方国家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在美国,每到感恩节,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庭聚餐。有些父母还会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树,他们将写有感恩内容的“树叶”挂满枝头,祝愿大家平安幸福。在感恩节期间,美国的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会围绕感恩节开展许多有趣的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好火鸡的身子,然后请学生为火鸡添上羽毛,并要求每个人在所画的羽毛上写上他所感激的人、事或物。再如幼儿园教师会准备一个装有两种卡片的纸箱,一种是写着“感恩”一词的卡片,另一种是没有文字但画有各种图画的卡片。然后要求孩子轮流从箱子里抽一张卡片,如果是写着“感恩”的卡片,就要求孩子向大家说出他应该感谢的人或事;如果是图画卡片,就要求孩子将它展示给大家,并说出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心存感激。教师会记下孩子的话,并送给他们的父母阅读。有些教师还会要求孩子给自己的家人写一张感谢的字条,并且在感恩节这天为他要感谢的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床铺等。这些有趣的活动能让孩子有意识地寻找和发现他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恩情,让孩子知恩、感恩,从而能够在行动中施恩。
感恩不仅仅是“知恩图报”
尽管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美国社会对感恩教育的观念值得我们借鉴。
“知恩图报”是中国的古训,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图报”的意识很强,而且把这种“图报”仅仅理解为“因为你帮我,所以我才要回报你”,因此中国人的报恩观比较功利,往往局限于一个狭窄的人际圈中,报恩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很少能将感恩的心惠及他不认识的或者没有帮助过他的更为广泛的人群。这样的思维也体现在中国人对孩子所进行的感恩教育中,比如一些父母要求孩子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是为了孩子将来对他们有所报答,即所谓“养儿防老”。而美国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一般很少拥有“图报”的心理,他们更强调我帮你,然后你帮他,然后他帮其他人……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黄全愈博士在他的《家庭教育在美国》中就多次谈到自己在美国得到帮助的经历。大多数美国人帮你并不期望你的回报,而是希望你回报给更多的人,能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图报。
感恩教育不是说教
由于当前中国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长期处于被过分呵护的状态中。就像小宝,在他的生命体验中,他觉得保姆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一旦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很容易怨天尤人。对于这些孩子,首先应该让他们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平和的心态。美国学者哈尔厄本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实验开始时他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里不准抱怨, 若要抱怨便记下抱怨的次数并记录为什么抱怨。学生们通过记录发现:①自己常常抱怨。②自己抱怨的事情其实微不足道。接下来,哈尔厄本展开实验的第二部分,他给学生们分发一张表格,表格上写着“我感激,因为……”,他要求学生把空白处填满。紧接着是实验的第三部分,他要求学生在以后的24 小时内把自己填写的这张表格读 4遍。第二天上课时, 他问学生,努力不抱怨后,感觉与前一天有没有差别? 其实答案他早已知道了,学生们走进教室时的体态和手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家脸上开心的微笑多了,心态也平和多了,甚至身体都显得更具活力了。这个实验说明少了抱怨,心情会变得舒畅、愉悦,也只有心情好了,才能感受到更多的恩情和幸福。
其次,在感恩教育时应尽量让孩子体验到因感恩而快乐。我们的感恩教育常常让孩子认为感恩就是要回报,要付出,这固然是感恩的应有之意,但过分强调,就容易使孩子对感恩产生厌烦,将感恩看成是自己的损失。其实感恩的效用不仅仅在于对施恩者的回报,更在于人们在感恩过程中自身所获得的生命满足和愉悦。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或表达感恩时的心情,或愉悦或温暖,或宁静或虔诚,多一些正向积极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必将使孩子长久地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长拥有正确的感恩教育观。同时感恩教育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让我们时刻记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感恩之心会在父母的榜样、社会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